大人,得加钱

傲骨铁心

历史军事

乾隆三十七年,北京。
天刚过中午,约摸午时三刻左右,前门外大栅栏有名的韩家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八百零九章 没有辫子的清军

大人,得加钱 by 傲骨铁心

2023-10-15 17:08

  为了同睿亲王心连心,陕甘绿营中高级将领集体去了辫,形式上同睿亲王代表的朝廷紧密联系在一起,也充分表明陕甘绿营是大清最值得信任的一支强军。
  新的问题很快出现。
  如果说王爷的辫子是忠诚的,那总督大人的辫子就不是忠诚的了?
  同样是辫子,同样是断了的,哪条比哪条更忠诚?
  还有,陕甘绿营集体向睿亲王效忠,下一步是不是秘密开回西安,活捉勒尔谨?
  答案在新任陕甘提督保宁这里出炉。
  “王爷是大忠,勒尔谨是假忠!”
  这句回答了第一个疑问。
  众人一致通过。
  “陕甘绿营唯睿亲王之命是从,其它人,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认!”
  这句回答了第二个疑问。
  会场上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。
  掌声停歇之后,出人意料的是,睿亲王竟表示眼下不是活捉勒尔谨的时候。
  原因有二。
  一是朝廷还没有正式旨意;
  二是出于治病救人目的,王爷想给勒尔谨一个回头是岸的机会。
  私底下的说法是:“只要老勒没有跟本王抢龙头棍的心思,还是可以听其言,观其行,给他一个机会的,毕竟人家帮咱做掉了傅良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”
  “王爷叫我们忠于朝廷,我们就忠于朝廷;王爷叫我们忠于勒尔谨,我们就忠于勒尔谨!王爷叫咱们通敌咱们就通敌,王爷叫咱们卖国咱们就……嗯?”
  曹大华事先得到过纪副主任关于此次会议主要内容,以及王爷希望陕甘绿营如何的提点,因此再次将众人的疑惑总结成一句精炼的话。
  “就是这个意思,谁反对,谁赞成!”
  保宁昂首挺胸环顾一众部下。
  自是没有异议。
  会议就此圆满结束。
  本次当阳会议,除了统一陕甘绿营思想外,就是两项主要人事调整。
  一是陕安镇总兵保宁接替因病身亡的王德用为陕甘提督;
  二是兴汉镇副将曹大华接替保宁出任陕安镇总兵。
  此外,关于陕甘绿营的军官轮训问题,以及具体人事调整问题,需要分三步走,急不得。
  会后,睿亲王安排与会官员用餐。
  其则与纪副主任一起详细翻看会议纪录。
  从中发现一个不妥。
  就是辫子乃是大清的象征,能说去就去?
  要知道当年为了强迫汉人留辫,那可是一座城一座城屠过去的。
  老话讲“留头不留发,留发不留头”,现在咱大清人人脑后留的这根辫子,是那几千万汉人用鲜血替咱后人保留下来的。
  也是咱大清列祖列宗的武德证明!
  这才百年时光,国策就不讲了?
  祖宗的武德不提了?
  没有胡子的男人是不完整的男人,没有辫子的大清还是大清么?
  这又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哲学问题。
  涉及到政治、军事、人文、经济、伦理、家庭、生育等等。
  系统而又复杂。
  不解决这个问题,是要出大问题滴!
  贾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他将这个问题丢给老纪。
  理由是老纪书读得多,脑子活,理论知识扎实。
  自打栓柱老爷去永平当知府,狗头梵军师主政直隶后,某方面,逼上梁山的纪副主任接替了二人角色,充当了大将军王身边唯一政策顾问一角。
  “其实嘛,以王爷今时今日的地位,以及军民万众一心的支持与拥戴,留不留辫子,讲不讲国策,并不重要。”
  纪副主任坦白讲,王爷如今已经掌握陕甘绿营这支大清王牌军,再有湖广、直隶,四川等部队,别说割辫子了,就是把老四鬼子的鸟割了,也没人敢说个不字。
  反正天子者,兵强马壮者为之嘛。
  按传统讲,纪副主任还是想王爷走老式武装夺权道路,而不是现在这种悄悄进村,打枪不要的和平道路。
  因为前者更正大光明,后者有点拿不上台面。
  这就是思想局限。
  作为传统官僚,纪副主任多多少少有些不把百姓的命当人命看了。
  火枪一响,反旗一竖,再怎么控制,没个千万人为之送命,怎么能叫武装夺权?
  就现在全国大半满城未下的现实状态,只怕一场波及全国范围的内战不可避免。
  而王爷这边,无论是街边的乞丐,还是胡同的姑娘,统统都是他的心头肉、座上宾。
  当真是能少死一个是一个,能多活一个是一个。
  国家长远利益,百姓切身利益,永远都是贾六最重视的所在。
  这就是格局,决定地位的格局。
  “果然,自古投降派是最可怕的。”
  身为上位者,贾六目光是聚集在全国这一盘大棋上的,不像老纪始终盯着紫禁城看。
  总以为登上那座龙椅就是胜利,为之忽略龙椅以外的一切,包括百姓的生命。
  他认为国策还是要讲一讲的,但辫子也是要正大光明去的。
  因为,他打算借保宁刮起来的这股歪风邪气,顺势将陕甘绿营打造为全国第一支无辫军。
  犹记得民国以后,那张勋张辫帅带着帮辫子兵进京保小皇帝复辟。
  那么,必然要有支无辫军进京帮着睿亲王篡位。
  这才符合历史嘛。
  要不然,太无趣了些。
  要想事情变得有趣,就得给去辫打造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。
  至少,要对朝廷有所交待。
  “交待?”
  纪副主任心想你个不要脸的好意思说这个词的。
  交待?
  你他娘的给谁交待?
  给你自个么。
  摄于王爷虎威,还是绞尽脑汁从大清开国历史,以及发展境况、当前困境寻找破局答案。
  半响,一拍脑袋:“有了!”
  贾六大喜,忙问老纪想到什么好法子了。
  纪副主任问道:“王爷,皇上……老四鬼子是不是在国丧期间把辫子剪了?”
  “嗯?”
  贾六甩了甩手中的辫子,“有这么回事,当时因这事还生了很大风波,最后是本王力挽狂澜带兵救驾,要不然大清不知道坏成什么样呢。”
  纪副主任听后,小声嘀咕了三个字,抬头又问:“那老四鬼子是不是汉人?”
  “不要明知故问。”
  贾六两手猛的一扯,软绵绵的辫子立即变成了可以勒死人的辫子。
  硬的很。
  “是,是。”
  纪副主任赶紧赔笑,讲出自己的意思。
  就是王爷通过《无向湖广浪死歌》来煽动南下出征的八旗官兵打回京师,讨伐万恶的老四鬼子,那么,为了配合这场声势浩大的归乡行动,是不是需要一支部队北上勤王呢。
  总不能你大将军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八旗北返吧?
  “有辫子的反对老四鬼子,没有辫子的当然要支持老四鬼子了。”
  贾六目露狐疑:“你的意思人是我,鬼也是我?”
  “王爷英明!”
  纪副主任脸上的敬仰不是一般人能表达出来的。
  贾六陷入沉思。
  老纪的逻辑是建立在乾隆是汉人基础上的。
  因为乾隆是汉人,所以八旗官兵要打倒他。
  也因为乾隆是汉人,所以陕甘绿营要支持他。
  环环相扣,彼此之间又有紧密联系。
  而这一切的钮带就是他这个大将军王。
  “回头你给行辕传达一下,从各府州县再抽五百人充实文宣机构,务必要让皇上是汉人的事实深入田间地头,我大清上至八十岁老翁,下至八岁孩童,都要知道这件事。”
  “下官办事,王爷尽管放心。”
  纪副主任满口答应,进而提出另一个致命问题。
  大清的大将军王煽动军队哗变,进而又利用这个机会将直属于自己的部队陆续北调,集中力量清洗反对派,包括那20个团的中央八旗军,从而完成包围京师、架空朝廷战略计划的最后一环。
  想法很好,但是兴汉军那边答不答应呢?
  要是兴汉军也利用这个机会大举来攻,王爷的这个战略计划弄不好就会破产。
  “……一个不慎,王爷或许就成了华容道上的曹孟德,滑铁卢上的拿破伦啊。”
  说完,纪副主任“咯噔”一下:拿破伦是谁?滑铁卢又是什么东西?我脑中怎么会出现这些个奇奇怪怪的东西?
  见鬼!
  “你只管执行本王交待你的事情,其它事情不必多问,本王自有安排。”
  贾六下意识看了看手腕,想知道几点钟,结果手腕上并没有表,只好转身看向老富送给他的那口西洋大钟。
  这口钟是他和老富战友情、兄弟情的见证。
  不到万不得已,贾六是真不想和老富划清界线。
  可是世事往往由不得他,根据京中传来的种种消息表明,老富有可能真的在暗中串连想给六子贤弟一个突然袭击。
  唉。
  贾六深深体会到争权夺利的路上有多么的不太平了。
  尔虞我诈的,就没个真心人。
  针表显示,现在是十一点四十八分。
  外面有工作人员过来请王爷前去用餐。
  “知道了。”
  开了一上午会,贾六肚子也有点饿,稍作收拾便去吃饭,走到门口想了想,还是停下脚步对跟在后面的老纪道:“有件事你知道也无妨,本王夫人已经于三天前带着我儿子去武昌了。”
  闻言,纪副主任大吃一惊:“王爷真是好狠啊!”
  “狠?”
  贾六不明所以,他媳妇带儿子去给外公和舅舅拜个年,怎么就狠了?
  纪副主任这边却是四下看了眼,进而低声道:“王爷是准备让王妃同世子留在那边做人质?”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