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驿卒开始当皇帝

秋来2

都市生活

崇祯二年。
夏五月。
延安府甘泉县。
城外的甘泉驿,其中一个马房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九百七十五章 那我动

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by 秋来2

2023-12-10 19:14

  在他们想来,大明两京十三省,用不了多久,就不在是朱姓皇帝的了。
  “嗯。”
  贺今朝也越发的感觉身心疲惫。
  天灾真不是人力能够轻易抗衡的。
  若是没有这两年旱灾,他也不至于这般被动。
  当然这种被动,相比于其余势力而言,稍微显得还有些优势罢了。
  大明治下,谁管你这些饿肚子的人怎么办?
  好好当你的安安饿殍去吧。
  当狗兴许还能有口吃的,让你看家护院摇尾巴撸一撸毛。
  在大明,人都没有狗的待遇。
  至于其余流寇,那都是先紧着一小波人大吃大喝,底层士卒能果腹就算好的了。
  清廷皇太极除了靠抢掠维持,也是把掳掠来的人口充当劳动力,帮他种田。
  辽东那地界,这几年还真他娘的,没有遇到这种大困难级别天灾,反倒越抢越富裕。
  关键是靠着抢掠来的东西,足够他能够把底下的人拧成一团。
  即使有些人有小心思,可他们的政治智慧在皇太极这个老胖子面前根本不够用。
  杨玉休又提醒了一句:“主公,有关治疗瘟疫、蝗虫等文书,也全都放在桌子上了。”
  “我一会再看。”
  贺今朝摆摆手,叫他先去忙别的。
  大旱的时候,就容易出现这种事。
  尤其是养鸡鸭对付蝗虫的手段,还要预防出现大规模的鸡瘟。
  要不然怎么说家财万贯,带毛的不算呢。
  一场灾祸就能带走它们的性命,让你血本无归。
  “民生之多艰。”
  贺今朝只能背着手感慨一句。
  “算逑,天下离我还太远,先顾身边人吧。”
  然后他便回到了府衙后院,去找他的两个夫人三个孩子待着去。
  如今大儿子贺胜明已经好几岁了,二儿子贺胜清还在吃奶。
  晋王妃也给贺今朝生了一个女儿,能开口叫爹了。
  贺今朝抱着闺女儿子极为快活,他听李过说李自成的妻女被洪承畴俘后,猫在山中又娶妻生子了。
  “夫君,近日来像是遇到什么难事了?”
  晋王妃的手指画着贺今朝的胸膛。
  “嗯,主要是受天灾影响,秋粮收成不好。”
  贺今朝躺在枕头上随口应了一声。
  先前行军打仗贺今朝以身作则,未曾随意带着女子。
  尽管回来之后小别胜新婚,但近夜来也颇为操劳。
  先前他在四川还颇为羡慕白杆兵降卒,有三个婆娘围着转呢。
  现在贺今朝只觉得同时应付三个,怕是自身爽感就少了许多。
  所以他现在想想,京师里编纂他一夜睡八个黄花大闺女的人,一定没有什么性经验。
  就算是韦小宝他也得嗑药干九个。
  “夫君~”
  晋王妃媚眼如丝的亲了上来。
  大山当中。
  李自成没有心思与他的新任妻子温存。
  更多的是降低妻女被俘的影响,如今黄氏给他生了个儿子,那就更能稳定人心。
  他从张献忠以及贺今朝那里搞来了武器装备,又趁着河南闹灾,招来了上千人,加上原本山中的百姓,一起训练。
  如今打探到张献忠重新举起义旗,朝廷大军前去围困他。
  这个时节,有人建议李自成去与张献忠会和,大家报团取暖,共同对付官军。
  李自成有些心动。
  如今的情况教先前已经好上太多。
  老百姓怕打仗,怕官军,也怕义军掳人、抢人、奸淫和杀人。
  特别是百姓看见他的部队如今处在败势,更不敢同他的队伍接近。
  前期因为到处老百姓纷纷逃避,粮草空前困难,消息也得不到,使他苦恼万分。
  但现在不一样了,大山外面再次混乱起来,他不用在继续躲着。
  而且李自成在不打仗的时候也积极读书,从书上寻找成败的道理。
  同为驿卒,贺今朝读过私塾的“学历”,可谓是冠绝诸贼。
  至于那些举人身份的反贼不是死了,就是想要重新投奔朝廷,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。
  李自成比过去更加注意军纪,把队伍弄的像是书里说的一样“秋毫无犯”。
  但也只是相比较而言,他深知与锤匪的军纪相差甚远。
  这些年天天奔跑和打仗,没有多少时间整训队伍,也有人总是跟他说水至清则无鱼,咱们已经做的很好了。
  睁只眼闭只眼,水至清则无鱼。
  兄弟们打仗已经很累了,再如此苛责他们,将来还怎么给你卖命?
  郝摇旗是高迎祥的人,后来归了李自成。
  他本就是不守军规之人,遭受不住锤匪贺今朝制定的军法。
  在十七人当中,也算不得李自成的心腹,只是颇得李自成赏识。
  李自成扩充队伍之后几乎都能很好的遵守军纪,唯有郝摇旗还总偷山中老乡家的鸡吃。
  不仅如此,李自成也养了一批孩子,以待将来也能像贺今朝那样充斥全军,更好的控制队伍。
  李自成对于何时出兵,从山中杀出去再次展开了争论。
  因为时机若是挑选不对,怕是会再次让己方损失殆尽。
  “贺今朝会主动出击吗?”
  听到李自成的询问,李过率先摇头道:
  “贺兄弟说过山陕之地一直都在闹旱灾,粮食歉收,否则也不会那么强烈去占据四川。
  按照他那种谨慎的性子,就算张献忠求他,他也不会贸然出兵卷入战事的。”
  李自成点点头,贺今朝算是看透了朱元璋那个臭要饭的路子,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实行起来了。
  这样便让张献忠顶在前头,亦或者在他们两败俱伤之际,贺今朝再领兵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,直接冲杀出来。
 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。
  贺今朝行事谨慎果决,可有些时候又极为大胆,让你猜不透他什么心思。
  “看样子是暂作壁上观。”李岩接过话茬:
  “闯王,如今贺今朝家大业大,定然不会轻举妄动。”
  “你的意思是?”李自成看向李岩。
  “我倒是认为贺今朝的选择是对的,明军与张献忠之间胜负未分,我们为何要早早的下注入场?”
  李岩拿着劈柴往火堆里填了一块:
  “待到火烧的越大,水更加沸腾,亦或者外面的秋粮要收了,我们再出兵河南。
  那个时候也有了更多的粮食,到时候被动的就不是我们了。”
  李自成点点头,他一直都想要攻破王府。
  像贺今朝那样完成最原始的积累,无论是钱财还是粮食,陡然而富。
  “待到他们分出胜负,我们直接杀出去,直扑河南。
  闯王可以先派人去河南各地探查消息,做好串联准备。”
  李岩又给出了进一步的决策,先把口号喊出去,传播的更远。
  到时候义旗一举,百姓云集,实力也会进一步扩大。
  到时候咱们就以这几千人为根基,迅速扩军,直扑王府。
  只要宰了一个王爷,咱们李闯王的旗帜,就算是重新立起来了。
  听完这番谋划,李自成又充满了信心,旱灾已经绵延两年,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,大明朝廷还在加派赋税。
  造反了这么多年,在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百姓,也会被逼的造反。
  当真是天时地利人和,极为有利于他的发展。
  张献忠接到了贺今朝的回信,眉头都皱起来了。
  贺今朝拒绝出兵,也拒绝他进入陕西等地,还给他指了一条往东走的路。
  “他娘的,老子就知道贺今朝这个驿卒是个黑心眼子的。”
  张献忠拿着马鞭气得走来走去:“他就是怕我吃他的喝他的用他的。”
  军师潘独鳌立即开口道:“大王,我们就入四川,在待在此地,这么多人,粮食是绝对不够吃的。”
  徐以显则是在认真揣摩贺今朝的信,没有出声。
  张献忠本想一口答应,既然贺今朝想要看热闹,那我就惹火上身,拉他下场。
  川东的地界还在官军的手中,我去打官军,到时候官军入川看你锤匪打不打?
  “徐先生。”张献忠看着徐以显开口道:“有何高见?”
  “大王,我们其实按照贺今朝的路子走,也挺不错的。”徐以显放下手中的书信:
  “江西、福建等地未曾遭遇大灾,那些地主士绅家里定然富裕的很。”
  “你这是在为贺今朝说话?”军师潘独鳌瞪着徐以显:“难不成你是他的人?”
  对潘独鳌的话,徐以显也懒得辩驳:
  “大王,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,若是你占据了山陕四川之地,会允许旁人把手伸到你的地盘吗?”
  “额把他爪子都给剁喽。”张献忠直接脱口而出。
  “无论是贺今朝还是李自成,大家都不在是以前单纯只想活下去的人了。
  大王想要当皇帝,他也想要当皇帝,李自成也是这个想法。”
  徐以显不紧不慢的分析道:
  “只不过如今朝廷势大,天灾严重,所以我们才会相互扶持一二。
  但真到了利益之争,怕是白刃不相饶了。”
  先前李自成与张献忠因为挖大明祖坟的时候,抢夺乐师和仪仗都闹了不愉快。
  更不用说这种利益了,贺今朝断然不会同意的。
  大明养虎为患可以,但想要坑锤匪养虎为患,徐以显觉得还是算了吧。
  人家的脑子清醒的很,能做到如此大的地步,冠绝诸贼。
  既然已经试探到了贺今朝的态度,那就没必要与他死磕。
  张献忠对徐以显的话还是相信的,真到了那个地步,自己与贺今朝之间相互厮杀,实在是太正常了。
  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。
  “往江西、福建等地去?”张献忠皱了皱眉头:“有可操作性?”
  “大王如今兵强马壮,南方有几人能抵挡大王的兵威?”
  徐以显倒是觉得以江南富庶的地方为根基,将来未必不能有与贺今朝东南对立的场面。
  否则真要与贺今朝撕破脸皮,那他们就会受到官军与锤匪的双重打击,两线作战,是他们耗费不起的。
  潘独鳌却是再次站起身来道:
  “大王,如今外围皆是被官军重兵围困,我军若是此时穿过湖广前往江西,怕是会被官军给堵死在这里。”
  “那你说该如何?”
  潘独鳌捏着胡须开口道:“我军还是要入四川,引诱官军与锤匪之间相互交战,拖住他们。
  我们入四川之后走恩施再次进入湖广(湖南),再入江西。”
  “好。”
  张献忠一口应下,就这么办。
  如今天下反贼,共分为三部。
  以贺今朝实力最大,张献忠次之。
  其次便是罗汝才、惠登相等十营,再次是左葛五营。
  最末等的才是闯王李自成。
  杨嗣昌整顿熊文灿的部队后,就决定先打张献忠这个老二。
  只要灭了他,后续的那些贼寇,还不一定能够坚持抵抗到底。
  留着锤匪,再相机与其作战。
  在诸多军将当中,杨嗣昌把左良玉看做是一张平贼的“王牌”,尽管他先前大败,狼狈逃窜。
  但那都是熊文灿那个烂人的锅,绝不是左良玉的问题。
  故而出京师前,就向皇帝给他求官职,到了之后,又让他挂印行事,统一指挥各部。
  不仅如此,还要与杨嗣昌亲自谋划,转行调度。
  杨嗣昌希望通过破格重用,使左良玉感激用命,同时依靠左部兵力挟制其他将领。
  张献忠、罗汝才等获悉杨嗣昌出马督师后,预感到将有一场恶战,就把队伍带进深山。
  杨嗣昌在襄阳筹划进剿时,张献忠部已由湖北西进,转入陕西、四川交界地,预备进入四川,把锤匪也拖进战场。
  既然贺今朝给我指明了道路,那我也得顺便让你帮我拖住追击的尾巴。
  罗汝才、过天星等部则活动于南樟、房县、兴山、远安一带佯装张献忠的主力,吸引官军的视线。
  罗汝才也大发神威,直接阵斩明军两个大将,以至于一时间凶名赫赫。
  左良玉并没有让杨嗣昌失望,在其余各路兵马被罗汝才等人击败后,他则是取得了胜利。
  杨嗣昌才得到确切消息,张献忠已经跑路四川。
  他秉承朱由检关于集中力量首先打击张献忠起义军的指示,决定全力围剿张献忠。
  再此之前,而是对罗汝才采取招抚政策,派人进入曹操的营中,劝他投降。
  罗汝才不听,随他他也取得了一些胜利,但自身也损失惨重。
  他决定放弃此地,也会和张献忠入川。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